首页

马眼调教

时间:2025-05-26 10:02:48 作者:白洋淀畔呈现百鸟翔集景象 浏览量:45503

  文化中国行 | 石榴花开筑同心 大地欢歌耀中华——写在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开幕之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这是一个属于各族人民的节日,也是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8月20日,“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将在乌鲁木齐开幕。本届民间艺术季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合主办,通过民间艺术节目遴选、展演、巡演、创意十足的非遗及相关文创产品展览展销,以及多姿多彩的“一起来跳新疆舞”互动体验等活动,在城市的剧场里、景区的山水间、乡村的田野中,为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通过扶持民间艺术节目、搭建传承发展平台、推动产业发展等举措,推动优秀民间艺术保护传承有序,彰显发展活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本届艺术季,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新疆把民间艺术季打造成为具有新疆民间艺术特色、群众基础广泛、辐射带动全国的民间艺术盛会。

  搭建民间艺术交流平台

  8月18日22时,乌鲁木齐文化中心灯火通明,乌鲁木齐市文化馆副馆长石忠明正在组织巡演队伍排练。作为本届艺术季开幕式执行导演,他已经为此忙碌了两个月。“能在新疆举办这么高起点、高水平、高品位的文化盛会,并且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我特别自豪,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舞剧《水月洛神》剧照。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散发着清新的泥土芳香,闪烁着朴素的哲理光辉,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和鲜明标志。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美誉,民间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新疆举办民间艺术盛会具有广泛基础和独特优势。

  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新疆文化艺术节……近年来,新疆以节庆活动为媒,让民间艺术历久弥新。而大型音舞诗画《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赴国内外巡演,为新疆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

  海纳百川,本届艺术季将组织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3支民间艺术团队,共约1700名民间艺术演员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进行巡游演出。从悠扬的民歌到激昂的锣鼓,从惊险的杂技到热闹的社火,从“打起手鼓唱起歌”到“大家一起跳起来”,展现精彩绝伦的全国优秀民间艺术节目。

  作为本届艺术季的重要主体活动之一,首届中国民间艺术季优秀剧目展演暨2024援疆省市精品剧目展演于8月21日至10月27日在乌鲁木齐市上演。17个专业院团将带来21部舞台剧目,涵盖昆曲、黄梅戏、豫剧、秦腔,话剧、舞剧、歌舞剧、杂技剧、儿童剧、民乐、曲艺等多种艺术门类,除专场剧目演出外,还有折子戏专场、综艺晚会、演唱会等,为新疆各族群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经典传承的艺术盛宴。

  “首届民间艺术季组织全国优秀民间艺术节目走进来、新疆优秀民间艺术节目走出去,不仅推动保护、传承、发展民间艺术,还展现了新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态和各族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实践。”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余洁说。

  展现瑰丽多彩新疆

  “阿拉木汗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8月18日,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排练厅传来欢快的音乐声。为参加首届艺术季开幕展演,演员们正抓紧时间排练歌舞旅游秀《阿拉木汗在哪里》。这部由同名民歌创作的文艺作品,自2023年4月首演以来,获得了广大市民及游客的认可,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

非遗传承人在展示桑皮纸制作技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乌鲁木齐市共有3支队伍参加开幕式展演,分别由市艺术剧院、市京剧团、市秦剧团组成,共计80余人。目前,我们正不断对节目进行提升和打磨,力争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鹏说。

  眼下,新疆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游客纷至沓来,其原因一方面是壮美的风景,另一方面也在于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近年来,新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民间艺术积极融入生活、融入产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疏附县民族乐器制作传承保护基地等4个单位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民间艺术工坊成了致富产业,玉雕、丝绸织染、地毯织造、刺绣等传统技艺成为各族群众致富的新技能。

  本届艺术季除举办品牌巡演、展演外,还将举办全国文创展会暨新疆文采会、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市、“一起来跳新疆舞”互动体验、新疆美食大集、主题“嘉年华”、农民画展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近年来新疆广为流传的、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民间艺术作品,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

  为配合首届艺术季的举办,乌鲁木齐市将开展“南山牧场马上音乐汇”活动,通过“演出+旅游+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民俗活动展示、草原音乐汇等,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乌鲁木齐观光旅游,感受“马上旅游”的活力与快乐。

  “我们希望通过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的成功举办,在交流展示、融合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使民间艺术季各项活动能更好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体验文化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余洁说,同时,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线路推介,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看着优秀节目去旅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新疆的新面貌新气象。

  文化惠民聚民心

  听到本届艺术季上演的15场精品剧目展演实行网上预约、全民免票的惠民政策后,喜爱戏剧的乌鲁木齐市民杨铭宇登录“91票务”,0元购买了两张昆曲《牡丹亭》和两张豫剧《白蛇传》的票,“这精品剧目往往是一票难求,但在本届艺术季上,却能免费观看,实在是个惊喜。”

主题“嘉年华”活动图片。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有没有、缺不缺”跃升为“好不好、精不精”。新时代,新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为突破口,围绕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用活用好“四馆一站”、文化大院、乡村大舞台等文化阵地和线上平台,把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送到百姓身边,2023年以来,全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3万余场次,惠及8000万余人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的节日,艺术的盛会。本届艺术季专业剧目展演演出水准高,阵容强,量多质优,品类丰富,票务工作全面采取惠民演出的方式。“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文艺院团和各地专业文艺院团将带来15场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在新疆首次实行全民免票,2024援疆省市精品剧目展演实行惠民票价,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和欣赏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在全社会营造共赏、共享、共乐的氛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姚涛介绍。

  8月21日至30日,参加本届艺术季开幕式巡游的各代表队,将编排成不同节目组合,分别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新疆国际大巴扎、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天山明月城、天山天池景区等16个室外舞台,进行惠民展演59场,为各族群众呈现融合全国各地特色节目的综合性演出。艺术季期间,还将组织11个省份表演方阵赴新疆地方和兵团基层进行巡演。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文化服务更接地气。首届民间艺术季覆盖面广、活动周期长,线下活动从2024年8月持续到2025年,自治区和兵团的文化大院、市集、广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等将搭建若干群众大舞台,方便各族群众就近参与。

  石榴花开筑同心,大地欢歌耀中华。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带给人们无限期盼。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住建部: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

桑切斯转达费利佩六世国王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表示很高兴时隔一年再次访华,这表明了西中关系的紧密程度。西中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不断发展深化伙伴关系。我此访期间,双方签署了绿色发展等领域多项合作协议,展现了双方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希望双方加强人文交流,深化经贸、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合作,西方愿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环境。西中双方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多边主义。当今世界面临动荡冲突、贫困、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对解决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西方从战略高度看待同中国的关系,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愿做中国可以信任的伙伴,期待进一步深化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人民福祉和世界的和平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西方支持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原则,不赞同打贸易战,愿继续为促进欧中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钱凯港是个什么港?

特区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会推动可持续核证以促进具公信力的汇报、加强培训人才以支援业界和企业,以及促进科技方案的应用以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和利便披露的兼容性和互通性。

捕获69条!仅剩2条“出逃”鳄鱼未追回

20日下午,调研组在安龙县召开民进中央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听取安龙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民进贵州省委会有关工作情况介绍。朱永新表示,自2009年以来,民进中央坚定扛起定点帮扶政治责任,按照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举全会之力,全力在产业、教育、公益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工作。

台湾写真:纪录片内外 创作者赵丽娜的江南与台湾

吃完团圆饭后,颜天禄计划和家人一起在鸡场街观看舞龙舞狮表演。他称,灯火阑珊处游人如织,鼓乐声声间,龙腾狮跃,与家人一起祈福迎祥是一年中难得的时光。

热门景区“五一”部分时段门票已售罄,多地延长开放时间

开幕式当天,爱尔眼科与国际角膜接触镜教育者协会(IACLE)正式签约。IACLE拥有近1000名角膜接触镜教育者成员,分布在80多个国家,在开发和提供角膜接触镜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爱尔眼科与IACLE签订合作后,将在中国开发一系列国际先进的教学与实践培训课程,助力改善中国角膜接触镜的教育质量,与国内眼科同道共享全球眼科智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